close

這個標題不知有多少人問過,也不知有多少人解釋過。但各人見解各說各話,筆者還是忍不住來個舊飯熱炒一下。

不管是命理還是風水,都是專屬中國人發明的東西(也許是發現),這方面的學問可追朔到史前伏羲氏的時代,距今少說有個五、六千年。一門學問不管是字傳還是口傳,經過這麼長得一段時間,經過這麼多人傳來傳去,中間有天才,當然也有蠢才,教出來的東西當然有天壤之別,當然天才不一定會教出天才,蠢才不小心也會教出個天才來。過程中師父會偷藏,徒弟會亂想,傳下來的東西就這麼個亂七八糟,讓後人一碰到這個中國人『最偉大』的發明(發現)只有啼笑皆非、莫衷一是的份。怪誰?挖災(台語:我哪知道之意)?!

筆者就試著用常理與略為輕鬆的口吻來解析這個現代可謂『最大爭議』的議題。

好!讓我們先坐時光機回到伏羲他老兄的那個時代....

那時候地球剛經過超大洪水的摧殘,甚麼屁都被淹光光,水還沒退乾淨(這個時期在聖經中曾記錄大洪水諾亞救了8個人,中國則是女媧補天,這二者應是同一人,這理論故事以後有空再說已證實在大洪水前,距今一萬二千年前至六千年前左右還有另一個文明。)

被水淹的只剩半條命的伏羲看到一生所有努力毀於一旦欲哭無淚,一心想要重建文明,也感嘆大自然無法捉摸的變化。自己反省過去太不尊敬老天爺,老天才降禍給人們。所以立志要教導以後的子孫尊重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免得後世又遭橫禍。於是攪盡那剛淹過水的腦袋(泡了水連字都忘了怎麼寫),還是一籌莫展,就在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到處東挖挖西翻翻,看看有沒有甚麼留下的可以參考,居然好死不死給他挖到河圖和洛書這二個東西,伏羲如獲至寶,用他所知道的記憶與知識根據挖到的河圖和洛書,湊出了八種圖像,來形容整個大自然的基本現象與景致(天、澤、火、雷、風、水、山、地八種)。來教後世晚輩。

伏羲怕後世不懂,就想到用最原始、最簡單的陰(- -)和陽(─)二種的符號來畫這八卦(就像航海家二號上的金唱片一樣,用最簡單的0與1二元法來畫圖告訴外星人咱地球是啥模樣,當然比八卦具像多了。),這就是所謂的先天八卦。其陰陽的變化原理就是日後風水的雛形(圖一),所以學風水一定要懂八卦、懂陰陽變化,不然絕對學不好風水!

圖一:

八卦  
 

『高為陽,低為陰』的風水理論是從這裡來的。

到了黃帝,一切還是處於百廢待舉的狀況,他決心要做個好領導人,秉持著老祖宗的訓誡要尊重大自然,一邊還要跟蚩尤這老妖道開仗爭主權,偏偏又一直打不贏。一直出兵,軍糧可是勝敗關鍵,可是後方的農民抓不準老天爺的脾氣,收成不穩定,影響軍糧的徵收,攘外必先安內,他想到用伏羲傳下的八卦來教導百姓老天爺的脾氣變化,還有耕種和建屋的方法。

可是不知是自己笨還是百姓傻,百姓總是有聽沒有懂,而且還得一個一個教,每一天變化又都不一樣,這叫黃帝要怎麼教?他苦惱不已,這時大臣中出了個天才叫倉頡,他創了文字,這讓黃帝開心了好幾天,他著人依照這些圖像挑幾個文字來表示,於是找了10個字來代表天的狀況,12個字來表達地的一切。這天干地支就出來了,既然有天又有地,二個一結合,順天應地,當時人們過日子就看太陽和月亮的臉色,根據這二者的變化慢慢記錄再跟天干地支兜在一起就發明了中國第一部曆法,就是俗稱的『黃曆』,黃帝將這發明傳遍領地,解決糧食的問題。民以食為天,仗可以不打,飯可不能不吃,食物這檔事又是農民所負責的,後來就稱黃曆為農民曆。


時光飛逝,歷經黃帝、夏、商三朝,到了周朝,周文王覺得大自然的變化跟上古時期都不一樣了,光靠一個八卦、黃曆和河圖洛書這些老古董哪夠用呀!誰曉得老天爺明天又會怎樣?周文王覺得老祖宗用燒龜殼來預測未來太不科學又太慢、太麻煩,於是動腦筋再從原本八卦互相換個位置,以符合當時的現狀,又不違背老祖宗傳下來的概念,所變化出的就是後天八卦。

他老兄吃飽閒閒弄了後天八卦還是不能掌握未來,頂個鳥用?又不知從哪冒出的靈感,想說:先天的八卦是天,說明原本的大自然固定模式,朕所創的八卦是現在已變化的大自然是地,搞半天原來這大自然天和地都是會變的。怎麼現在才想到?!

於是將二者一結合,衍生出64種變化,他認為大自然再怎麼變都跑不出這64種,人又是活在這天地之間,也應被這64種變化所包圍,所以發明出了【文王64卦】,為了好好解釋這些變化,再著書說明,也就是『易經』(『易』字是指變化,不是難易之意,是後人誤解。),從此之後作為皇家預測未來的工具。之後才流傳於民間。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傳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